這兩天長崎有活動吧,之前訂房都訂不到,既然沒住長崎自然不考慮搭纜車看夜景,今天上網查車班有加開活動列車,但今天混太晚看時間是搭不到了,而到長崎已近兩點,桌料理也吃不到了,算了,就隨便逛逛囉。和高松末端車站類似,長崎車站也是無天橋設計。

814長崎1307147009.jpg

814長崎1307147006.jpg 

朱印船為17世紀前期日本江戶幕府時代,有政府海外貿易特許的船隻。之所以稱為朱印船,是因為這些船隻都有來自幕府簽發的「朱印狀」(海外渡航許可証)。朱印狀是一種類似許可證的證件,上面詳細記載貿易核可項目與核發日期等資料。徳川家康將豊臣秀吉創設的朱印船貿易更明確的制度化:任何船隻需持有幕府發行的朱印狀才可合法從事海外貿易,藉此完全支配對外貿易。另外將長崎納入幕府直轄領,設長崎奉行所管理。規定所有朱印船統一由長崎出航及歸航。1601年徳川家康向安南國大都統阮潢致信,要求保護持有朱印狀的日本商船、禁止與朱印船以外的商船交易,「朱印船制度」確立。

814長崎1307147227.jpg

朱印船所使用的船隻,初期多是使用100噸級的戎克船,後期則有末次平蔵的末次船以及荒木宗太郎的荒木船為代表的戎克船、融入蓋倫帆船的特點,如三角帆、舵、船尾樓等設計,成為一種獨特的折衷式航洋型帆船。 

814長崎1307147001.jpg 

車站也有長崎的代表景物--眼鏡橋模型,早於1634年興建,橫跨在長崎市中心的中島川上,眼鏡橋是日本最古老的拱形石橋,也是中島川的幾座石橋中最美的一座,由於拱形的橋身倒映在水面,實體橋身和倒影一起成了眼鏡的形狀,所以有了「眼鏡橋」的名稱。和山口縣錦帶橋、銀座日本橋並稱日本三名橋,已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今天沒空去,就拍個模型照意思一下。

814長崎1307147007.jpg  814長崎1307147010.jpg

1914年成立的長崎百年叮叮路面電車,滿像可愛的玩具車,有四條路線,可在築町轉乘。

814長崎1307147014.jpg

內部像公車滿普通的,還是熊本的較有味道,而且車上沒電子到站指示牌。wrbb祇好很緊張地一路看外面的站牌,回程是晚上,站牌有燈光站牌反較清楚。 

814長崎1307147217.jpg 

814長崎DSC03533.JPG

wrbb想去哥拉巴公園(蝴蝶夫人館),從車站先坐1號正覺寺下方向,在築町站下車轉乘5號石橋方向的車,下車前向司機說のりつぎ,他就會給轉乘券,不需再加錢,轉乘券有可乘車方向和日期。

814長崎1307147219.jpg

814長崎1307147015.jpg

也可搭巴士,下圖是環保低碳公車吧。

814長崎1307147017.jpg

814長崎1307147019.jpg

已經成為長崎知名美食之一的長崎ちゃんぽん什錦麵,源自長崎的中華街,當時中華料理店「四海樓」的老闆為了讓中國來的留學生能夠品嘗營養滿分的美味而誕生,據說名稱就是來自福建話的「呷飯」,味道自然十分符合華人胃口。湯頭濃郁的什錦麵大多是用豚骨、雞骨高湯,加入以肉類、海鮮與大量蔬菜等數十種食材炒出美味營養的材料,搭配口感十足的厚實麵條,除了品嚐到鮮美滋味也能夠吃飽。1樓紀念品名店街,2樓免費強棒拉麵博物館,3樓宴會廳,4樓和式包廂,5樓一般用餐區。已過用餐時間,就逛逛強棒拉麵博物館吧。

814長崎1307147024.jpg

814長崎DSC03547.JPG

進門有創業照和八仙彩,果然很中國。 

814長崎DSC03537.JPG

ちゃんぽん什錦麵的創始者,來自福建的陳平順先生。

814長崎DSC03539.JPG

814長崎DSC03538.JPG

前年在豪斯登堡悟空吃過的皿麵,诶,就炒什錦倒在雞絲麵上,不知這裡味道會不會好一點。

814長崎1307147025.jpg

814長崎DSC03542.JPG

館裡有位先生,問他這裡可否拍照,他竟坐正以為wrbb要拍他,好尷尬。

814長崎DSC03543.JPG 814長崎DSC03544.JPG

古色古香的螺鈿鑲嵌桌椅和櫃子,真是很華麗,下圖則是從中國來的食器。

814長崎DSC03546.JPG  814長崎DSC03548.JPG

長崎有名的玫塊冰淇淋除了眼鏡橋外,強棒拉麵博物館前也有,wrbb當然要吃吃看,但阿婆三兩下弄出一坨,wrbb問玫瑰呢,她就弄出下圖,啊,好失望

814長崎DSC03549.JPG 

814長崎DSC03557.JPG

轉角又有一攤冰淇淋,掛著玫瑰冰淇淋的招牌不死心的wrbb再買一個。

  

814長崎DSC03554.JPG

對嘛,這才像玫瑰

814長崎DSC03555.JPG

舊香港上海銀行長崎支店紀念館,這座建築已有過百年的歷史,是區內最古老的石材建築。原本開業於1892年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長崎支店於1904年完成,由建築界奇才下田菊太郎所設計,以希臘古典哥德樣式設計,是長崎市內最大的石造洋樓。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營運,現在建築物的1樓及2樓用來介紹長崎港口的歷史、長崎到上海的航路及下田菊太郎的資料,也開放給公眾租用為活動場地。

814長崎1307147046.jpg

 814長崎1307147026.jpg

離開時正好碰到人力車。

814長崎1307147043.jpg

 

814長崎1307147027.jpg

氣派的大廳。

814長崎1307147033.jpg

814長崎1307147034.jpg

也有建築裡外的模型。

814長崎1307147032.jpg

814長崎1307147030.jpg

有壁爐和保險櫃。

814長崎1307147029.jpg

814長崎DSC03595.JPG

華麗的二樓,以前是貴賓才能上來吧。

814長崎DSC03564.JPG

814長崎DSC03612.JPG 814長崎DSC03613.JPG

814長崎DSC03569.JPG

二樓常設展是玩偶作家久保田馨先生(昭和3年-昭和45年) 做的頓珍漢とんちんかん)人形展示室,當年他作了大約30萬個名為“荒謬(矛盾、白痴)娃娃”素燒手偶,而且以很便宜的價格銷售,控訴核戰祈求和平。大約是這個意思吧。

814長崎DSC03571.JPG 814長崎DSC03572.JPG

814長崎DSC03573.JPG

表情誇張,有點像非洲面具,下面是他的草稿嗎?

814長崎DSC03574.JPG 814長崎DSC03575.JPG 814長崎DSC03576.JPG 814長崎DSC03578.JPG

wrbb最喜歡這個鐵盆,表情超優,真是太酷了!好想也敲一個來玩。

814長崎DSC03579.JPG

814長崎DSC03588.JPG

茛苕裝飾柱頭,像盛滿花草的花籃的典雅科林斯柱子,在這眺望遼闊港灣,門票才100円,真是太超值了

814長崎DSC03589.JPG 814長崎DSC03592.JPG  

814長崎1307147049.jpg

祈禱之丘繪本美術館是由一家已經有約30年歷史的書店所開設,經過綠意盎然的庭園,眼前是有如童話故事中的小城堡,一樓是兒童繪本書店和童話館,能夠欣賞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繪本,可輕鬆選購。二樓以上是美術館,展出日本和世界各地的繪本原畫作,3樓的角落更有超過500本的繪本讓來參觀美術館的人自由翻閱。

814長崎1307147050.jpg

814長崎1307147048.jpg

入口上方有小男孩和豬的塑像,啊,豬也要讀書啊。

814長崎1307147052.jpg

位在山坡上的大浦天主堂,正式名稱為「日本二十六聖殉教者天主堂」,是為了紀念殉教者,由於江戶時代曾經禁止傳教,甚至大舉殘殺歐美的傳教士,1597年就有最先殉教的26人,到了幕府末期日本開放鎖國,於1864年由法國傳教士在長崎的外國居留地的哥拉巴公園旁蓋了大浦天主堂,為逐漸增加的國外居民而興建,起初創建時的教堂為木造,在1879年時改建成磚砌平房,就面對著西坂之丘的殉教地。充滿了中古世紀的歐洲風情,如今成了日本最古老的歌德式基督教會建築,並被指定為日本國寶。教堂內有140年歷史的法國彩繪玻璃,為教堂增添不少浪漫氣氛。大浦天主堂可說是日本最古老的教堂,同時也是唯一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西式建築。

814長崎1307147056.jpg 814長崎1307147058.jpg

充滿著西洋風情,可眺望長崎港的哥拉巴公園(蝴蝶夫人館)裡有日本最古老的木造洋館-哥拉巴宅邸等9棟西洋風建築,由於位處山丘,能夠盡享長崎港灣美景,不僅是長崎最著名的觀光地,更是熱門情侶浪漫約會聖地。位於以前外國人居住的南山手之丘上,佔地 30,000 平方米的哥拉巴公園,以舊Glover住宅年代最為久遠而且豪華,建於 1863 年的這幢全日本最古老的木造洋式建築物,反映當時西洋商人很有氣派的生活,另外6棟明治時代的建築可以讓人了解長崎居留地時代的軌跡,園內還有雕像、心形石和傳統藝能館等。

814長崎1307147059.jpg

哥拉巴園聞名遐邇,很大程度是源於蝴蝶夫人的淒美故事。二十世紀初,美國商人哥拉巴氏在日本邂逅了美麗的藝妓,二人相愛、成婚,並生下一個男孩,無奈商人最終要回到自己的國家,而蝴蝶夫人帶著孩子在園內苦苦等待,最終商人帶著新婚的妻子回到日本,並要求帶走蝴蝶夫人的兒子,結果蝴蝶夫人以自盡來終結她悲劇的一生。後來,蝴蝶夫人的故事被改編為歌劇廣泛留傳,吸引了不少人到哥拉巴遊覽。

814長崎1307147088.jpg

園內立有蝴蝶夫人和她兒子的銅像,蝴蝶夫人秋秋桑帶著兒子手指遠方好像告訴他父親在哪裡,著名的日本女高音三浦環(みうら たまき)曾飾演蝴蝶夫人一角,大受好評。左後方白色雕像則是創作蝴蝶夫人劇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普契尼聽到三蒲環在歐洲演出蝴蝶夫人的演唱後,驚歎說:“我的蝴蝶夫人好像就是為了三浦環小姐而寫的。”

814長崎1307147178.jpg

814長崎1307147073.jpg

哥拉巴宅邸前的石桌上有長崎方位圖,地上就有第一個心形石、。

814長崎1307147076.jpg

814長崎1307147068.jpg

「自由咖啡館(Freedom Café)」聽起來有些嬉皮,但事實上這是一間傳統氣息濃郁的茶室,第二塊心形石在休息處前樹叢下,掛滿卡片彩帶,想找不到也難吧,據說如果情侶一起找到境內二處「心」形石頭,兩人雙手碰觸石頭將會帶來幸福。

814長崎1307147096.jpg 814長崎1307147095.jpg

814長崎1307147063.jpg

哥拉巴宅邸是一座一層樓的別墅洋房,建築本身完美地融合了西洋與日式風格:法式窗戶、意大利風格的石鋪走廊和英式煙囪,而屋頂是傳統的日本風格,由上俯瞰呈三葉幸運草形狀,風格獨特。可俯瞰長崎城,舉目遠眺,長崎港的秀美景色一覽無餘。

蘇格蘭出身的英國貿易商人Thomas Blake Glover在21歲時來到了長崎,本來是想來找尋商機的,最後在茶葉和海產外,生意觸角從生絲的輸出延伸到造船、採炭、製茶...等多元化經營,背地裡他也是個軍火商,幫助了各地群雄如薩摩、長州等志士購入武器,這當然是犯法的。和坂本龍馬、三菱創始人岩崎兄弟...等人私交甚篤,亦成為三菱的顧問,後來他還為長崎帶來了火車,對於日本產業近代化具有相當貢獻。在長崎的歷史裡,他是一個由商到政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支持志士們其實也是為了做軍火生意,在動亂的年代裡賣軍火是最賺錢的生意!不過在幕末結束,明治維新後,社會漸漸恢復和平秩序、武器賣不出去、諸藩欠錢不還...,Glover商社也跟著破產了。

814長崎1307147202.jpg

旅遊介紹哥拉巴公園都說是花團錦簇,但實際就哥拉巴宅邸前一圈不到兩坪的小花圃,還種得頗雜亂,就像豪斯登堡,以建築物為主要展示項目了。 

814長崎1307147181.jpg 814長崎1307147078.jpg

814長崎1307147191.jpg

日本有兩家著名的大公司與哥拉巴有關聯:哥拉巴幫助日本人建造了一座造船廠和一座釀酒廠,造船廠後來演變為現在的三菱集團;而"日本釀造公司"發展為今天的麒麟啤酒公司。從左邊入口進去先看到採光良好的溫室,溫室前有左右兩隻石獅子,當時的商標就是這石獅子,然後慢慢演變成現在啤酒罐上的麒麟,不變的是麒麟的鬍子,據說是以哥拉巴的鬍子為模型喔~

814長崎1307147195.jpg

150年前的西餐料理,餐具精緻,但菜色就還好吧。

814長崎1307147197.jpg

814長崎1307147199.jpg

不要小看這面大食堂的開飯鑼,它是高島煤礦渡輪出航時用過的銅鑼。

814長崎1307147201.jpg

展示古董用品的應接室。

814長崎1307147204.jpg 

在日本的近代歷史中,這位哥拉巴占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暗地支持幕末志士並提供大量援助,協助年輕志士(包括伊藤博文)到英國留學,跟龍馬的龜山社中有武器的生意往來~通往哥拉巴夫人房間走廊的天花板上,有個隱藏的密室,據說是幕末志士秘密集會的地方,當然也供藏匿囉。

814長崎1307147206.jpg

814長崎1307147083.jpg

宅前可展望長崎港。

814長崎1307147067.jpg

814長崎1307147209.jpg

7月20日起有延長夜間開園時間,沒坐纜車看千萬夜景,看長崎港的迷離夜色也是很讚的。

814長崎1307147213.jpg 814長崎1307147215.jpg

814長崎1307147180.jpg

既然是外國人的居留地,西洋料理由此發源也是當然的,日本第一家西洋料理餐廳「良林亭」是在長崎市區伊良林(いらばやし)的神社前,1863年開業。主廚草野丈吉先生向出島的荷蘭人學習西餐廚藝之後所開的餐廳,後來同年改名為「自遊亭」,1865年改名為「自由亭」。當時非常受歡迎,是長崎三大西洋料理店(小島郷福屋、西浜町清洋亭)之一,還接待過許多高官和各國賓客。後來1886年(明治19年)草野丈吉去世,自由亭歇業,建於 1879 年的自由亭建築被長崎地方裁判所買下作為檢事正官舎使用。1973年(昭和48年)捐給了長崎市,1974年搬到了哥拉巴園來,二樓可以喝咖啡。

814長崎1307147086.jpg

814長崎1307147099.jpg

814長崎1307147089.jpg

林格リンガー宅邸,是由英國商人費德瑞克.林格建於明治時期1868年是三面有迴廊的木架石造結構迴廊地板來自海參崴的黑花崗岩,支柱則是日本天草的石料,是日本少見的木石合璧建築。

林格曾是大浦與英國合作中國茶的檢查員,1864年來到日本,在1868年他成立了一個林格家庭與英國先生公司,建立地方交流和外貿代理,廣泛的業務包括茶業、麵粉、石油儲備、水道建設和發電,1898年在舊香港上海銀行長崎支店旁的大浦海岸通建立當時亞洲著名的一流酒店“長崎酒店” 

814長崎1307147091.jpg 

814長崎1307147105.jpg

1865(慶應元年)威廉.奧爾特建的「奧爾特オルト宅邸」,是長崎現存石造西式建築中最大的。為江戶時代幕末明治洋風建築向海港伸出的山形屋頂和石造圓柱雄偉威嚴,木骨石造結構的主屋、附屬屋、噴泉和倉庫都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是由曾建造大浦天主堂和哥拉巴宅日本人小山秀之進施工後來,豪宅曾被用於美國領事館和活水女校衛理公會教堂,1970長崎買了這家歷史悠久的豪宅

814長崎1307147132.jpg

 814長崎1307147106.jpg

 奧爾特四口之家的餐廳。

814長崎1307147126.jpg 814長崎1307147128.jpg

床尾的石炭箱,是移動式暖爐嗎?

814長崎1307147130.jpg 

在寬敞的迴廊看夕照挺有氣氛的。814長崎1307147104.jpg

814長崎1307147121.jpg

屋後有間鑿穿岩壁的貯藏室,寬3米深9米挺寬敞的,終年保持20度,也許奧爾特先生就在裡面貯藏葡萄酒呢,可惜沒開放參觀。

814長崎1307147172.jpg

814長崎1307147109.jpg 

建於1887年的舊斯蒂爾スチイル紀念學園,是中央走廊式2層木造的教會系統學校。斯蒂爾醫生通過捐贈,以紀念18歲去世的威廉·亨利的兒子。由第一任校長艾伯特牧師主持學校大樓的建設。曾是長崎市民基督教神學院,東陵初中,和海星学園,後來由海星学園贈送給長崎市

814長崎1307147111.jpg

814長崎1307147115.jpg

二樓有各式各樣歷代的航船模型展示。

814長崎1307147112.jpg

814長崎1307147113.jpg

814長崎1307147118.jpg

814長崎1307147114.jpg

也有當年出島的模型。1636年,出島是江戶幕府鎖國時期為限制基督教宣教而建築的扇形人工島,在鎖國時代的200年間,更是當時日本對西方世界唯一開放的貿易港口,由一條橋連接長崎市內。島上包括商館長宅、商館員宅、倉庫、炊事場、浴室、家畜小屋、日本官員守候室等數十棟建築以及菜園等,下次到長崎呆久一點也許會去逛逛。

814長崎1307147116.jpg 

 

814長崎1307147143.jpg

建於明治時代,商人小羅伯特•尼爾•沃克的「沃克ウォーカー宅邸」原建於大浦天主堂旁,是木製平房日式瓦屋頂有四個房間的建築。

814長崎1307147141.jpg 814長崎1307147142.jpg

814長崎1307147151.jpg

 

舊長崎高商表門衛所正門看門辦公室長崎高等商業學校是繼東京.神戶和山口之後日本設立的第四家官立高等商業學校,負責商業和商務1949年成為長崎大學的經濟學院。木造平屋建築摩登的裝飾中有紙拉門是和洋折衷建築 

814長崎1307147150.jpg    814長崎1307147157.jpg

建於1896年的典型西洋2層木造建築"舊三菱第2船塢宿舍ドックハウス",這是當年船舶因維修被送入造船廠時,三菱的船員們住宿的地方,原興建於碼頭旁。長崎是由當時的三菱造船有限公司捐贈於1972年。裡面展示著日本的船運歷史,也是遊客中心。

814長崎1307147161.jpg

上下陽台靠8根柱子支撐,面對稻佐山,在陽台上可眺望長崎港的美景。

814長崎1307147154.jpg

814長崎1307147164.jpg

前面的展望廣場有大魚池,左前有高島秋帆指導所製作出來的高島流和炮(日式大砲)。

814長崎1307147166.jpg

刻有互濟會符號的集會所大門。

814長崎1307147171.jpg

814長崎1307147139.jpg

祈禱之泉和歷史之泉。

814長崎1307147153.jpg

814長崎扮1307147133.jpg

咦,怎麼有古裝情侶在散步?

814長崎扮1307147134.jpg

814長崎扮1307147146.jpg

儘管許多建築都在原爆下毀損,但建在居留地外側長崎地方裁判所長官官廳建築中唯一残存的貴重建物。建於1883年(明治16年)木造2層玄関破風造的西式部門建築,反映了明治時代的西化 

814長崎扮1307147145.jpg

原來此處有扮裝衣服租借,半小時500円。

814長崎扮1307147147.jpg 

814長崎扮1307147183.jpg

這兩個女子不知是否裙子太長,撩著長裙走路,诶,有點像女僕吔。 

814長崎扮1307147186.jpg

814長崎1307147224.jpg

常坐白色的かもめ(特急海鷗號),正想黑色的比較酷,回程就坐到了。

814長崎1307147231.jpg

みどり、ハウステンボス号很像的彩色座椅。

814長崎1307147232.jpg 814長崎1307147233.jpg

綠色包廂座有折疊桌和小枱燈。

814長崎1307147235.jpg

第二次坐SL人吉蒸汽火車,不過這次是由熊本到隼人。

817人吉DSC03774.JPG

817人吉1307147326.jpg

八代- 人吉間又被稱為川線,沿日本三大急流之一的球磨川前進,可欣賞壯麗的河谷風光。今天天氣很好,坐SL人吉蒸汽火車會仿如明星,一路上都有人拍照和揮手。

817人吉1307147332.jpg

白石車站至渡車站附近,球磨川中分佈眾多的淺灘,可見激流和溯溪活動。車站內有個老先生在石上寫白石駅當紀念品,太晚看到,沒時間等好可惜。白石車站的下一站是球泉洞車站,以總長4800公尺,堪稱九州最大的鐘乳石洞球泉洞為熱門景點,如果不是坐觀光列車,實在應該去玩玩,附近也有球磨川渡輪的乘船處。 

817人吉1307147331.jpg 

817人吉DSC03761.JPG

一勝地車站有賣勝利御守,開心買了打開一看,原來是小小的紙製參觀票,可是車站本就是開放空間啊,有點被耍的感覺,難怪都沒看到別人買。

817人吉DSC03759.JPG 

817人吉DSC03749.JPG 817人吉DSC03752.JPG

817人吉DSC03763.JPG

有人裝扮成河童,大熱天的真是難為他了,啊,還是祇有wrbb拍照,真是有點可憐。

817人吉DSC03766.JPG

如果早春時到這裡,渡站到西人吉車站間聽說可欣賞櫻花形成的隧道。

817人吉DSC03769.JPG

817人吉1307147336.jpg

到人吉了,不知是否天氣太好,有古裝男子迎客和供遊客拍照。

817人吉DSC03785.JPG

817人吉DSC03775.JPG

去年沒跟據說是日本最老的賣月台便當的菖蒲豊實老先生買便當一直很後悔,下車看到七十歲的老先生竟還在,趕快跟他買一個栗子便當並拍照,之後聽他和別人言談有提到台灣,是在說wrbb嗎?他還記得啊?

817人吉1307147339.jpg

便當裡有五個剖半的栗子和一些配菜,滿好吃的,祇是對大食量的wrbb而言份量有點少。

817人吉DSC03812.JPG

日本三大急流之一的球磨川水流速度快,這裡也成為有名的划船景點!可以享受有船夫撐篙順球磨川急流而下的樂趣。旅遊線分爲從人吉到“渡”,能悠閒地遠眺兩岸美景的清流路線;和從“渡”出發一路穿擠奇岩縫隙,順急流而到球泉洞的急流路線。當然不便宜就是了,不過這還真是人吉的特色之一,連水溝蓋的主題都是這個喔! 

817人吉1307147346.jpg

離人吉鐘的表演時間還有段時間,先就近去青井阿蘇神社,連門口的販賣部也配合造型很古意盎然。

817人吉1307147348.jpg

青井阿蘇神社是人吉藩主相良家第二十代相良長每於慶長年間(1596-1615年間)下令建造而成,具有桃山時代絢爛的建築風格,也影響到九州南部的建築風格,神社之所以著名,是因為神社內本殿、廊、幣殿、拜殿、樓門都被指定為國寶,是熊本縣現存最早被指定為國寶的神社。

817人吉1307147355.jpg

樓門,據說斗拱上有人臉,但當時沒注意到,往外有朱橋連通。

817人吉1307147356.jpg

桃山時代建築風格的拜殿。

817人吉1307147354.jpg

右邊是參集殿,要趕回去看人吉鐘表演,簡單看一下就走了,若想去看人吉城跡或泡湯就不能搭伊三郎號了。

817人吉1307147352.jpg

人吉城有織月城、三日月城等別名,是日本百大名城之一,位於熊本縣南部人吉盆地的中心,四周爲九州山地的群山所環繞。流經城市的球磨川上曾有河港,作爲木材的集散地得以繁榮昌盛。700年歷史的“城下町”,除了有祭祀人吉、球磨一帶守護神的青井阿蘇神社,還有曾治理此地的相良氏的居城人吉城遺址及人吉溫泉等名勝。   

817人吉DSC03787.JPG 817人吉DSC03788.JPG 817人吉DSC03789.JPG

人吉站前的城堡時鐘,整點報時的時候會有一堆小人偶出來,首先是太鼓,接著是有人泡人吉溫泉,接下來是一個人喝球磨燒酒,商人也出來了,最後是相良家城主登場啦,挺好玩的。

  

817人吉DSC03794.JPG

九州橫斷和いさぶろう列車。

817人吉DSC03798.JPG

人吉 - 吉松會越過熊本、宮崎縣境的國見山地,高低差達430公尺,又稱為山線。特色包括大畑站的迂迴線(ループ線)與特殊的折返式線路、日本三大車窗風景的矢岳等等。

817人吉DSC03796.JPG

いさぶろう行經高低落差極大的環山鐵路和Z字形陡坡鐵路的火車路線路。途中可觀賞到被選為日本三大火車車窗之一的絕佳美景:一邊欣賞霧島群山的絕色山景,一邊親身目睹行駛在螺旋式爬坡鐵道及Z字型爬升鐵道的列車穿越雄偉壯觀的山谷。且列車內的裝潢使用大量的木頭質材,醞釀出懷古時代的溫馨氣氛。

 817人吉DSC03830.JPG

想念去年的出口小姐。

817人吉1307147364.jpg 

817人吉DSC03800.JPG 

由人吉站出發後會與球磨川鐵道湯前線共線,在相良藩願成寺車站(屬球磨川鐵道管轄)分歧出並跨越球磨川。經過一小段平坦區域後馬上就進入山區,再過4座小隧道後就到達大畑車站。

817人吉DSC03806.JPG

817人吉DSC03799.JPG

辦公室的佈置頗家居,站後有個小神社,停車時間太短當然不可能去囉。 

817人吉DSC03801.JPG

817人吉DSC03822.JPG

在大畑車站附近列車進行折返式運轉並迂迴上山,不久後會到達肥薩線最高地點「矢岳車站」。

817人吉DSC03825.JPG

站內牆上貼滿名片,能到最高點是件很開心的事,いさぶろう号真是辛苦了。

817人吉DSC03810.JPG 

在矢岳車站設有SL展示館。噹噹噹,拍照立牌又來了,wrbb太小隻,當不成司機過山洞...。 

817人吉DSC03813.JPG 817人吉DSC03815.JPG 817人吉DSC03816.JPG

可上駕駛座拍照。

817人吉DSC03817.JPG  817人吉DSC03834.JPG

往真幸車站會通過肥薩線最長隧道「矢岳第一隧道」,途中可欣賞到加久藤盆地和遠方的霧島連山,也是日本國有鐵道時代著名的三大車窗風景之一,列車會以"Z" 字形方式進站後以迴旋方式繞過一座山列車會在高處停車介紹剛停的矢岳駅看三大車窗之一的美景(另兩處為北海道舊根室本線新內車站附近的狩勝山口與篠之井線姨捨車站附近的善光寺平)。再經過連續隧道群後,就會抵達吉松車站。

817人吉DSC03837.JPG

817人吉DSC03845.JPG 

真幸駅與大畑駅一樣,”Z“字形車道倒退魯行駛進站,真幸駅曾經被土石流(山津波)侵襲,一塊大石頭現還在月台上,日本人把此石頭當紀念石。真幸駅後會到達山神第二隧道,在隧道內曾經發生過列車退行事故(列車上坡時後方補機故障,加上通風不良,隧道內充滿煤煙,迫使乘客離開車廂逃難,但列車此時因爬升力不足而倒退,意外碾死逃難的乘客)的慘劇,當地有殉難碑。

817人吉DSC03841.JPG

大家排隊敲幸運鐘,這次沒買「鶴丸=吉松=真幸」的幸福車票,真幸駅也成立真幸駅之友會,要追求幸福的人似乎很多呢,都可成專賣店了。

817人吉DSC03843.JPG 

吉松換乘隼人之風はやとの風号,下車時問站務員在哪搭,他說在第一月台,沒電梯請站務員幫wrbb搬行李到第一月台,但到那裡又說在原月台,真是哇哩咧,祇好又請站務員幫wrbb搬行李回第二月台,之後就是一連串的驚嚇行程

817人吉DSC03855.JPG

いさぶろう号說再見了,はやとの風号在右側。

817人吉DSC03861.JPG

像黑武士的はやとの風号,優雅、厚重、漆黑的車體上鑲著金光閃耀的車徽。威武雄壯的列車朝著環繞在綠樹之中的霧島奔馳,那裡是綠樹與溫泉之地,並以神話之鄉而廣為人知,旅客可眺望霧島的美景。車內充滿了木材的溫暖之感和懷舊的氣氛。大型全景車窗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可從車窗眺望錦江灣、櫻島、霧島群山等。

817人吉DSC03859.JPG

吉松至隼人間有一部份是在山中行駛,其餘路段都穿梭於農村之間。黑色的觀光列車はやとの風英姿颯爽地飛馳於霧島的絕佳風景中。

817人吉DSC03867.JPG

大隅橫川站與嘉例川站的木造車站房為自通車時所遺留下來的,2006被指定為登錄有形文化財。 

817人吉DSC03871.JPG 817人吉DSC03873.JPG 817人吉DSC03882.JPG

百年車站嘉例川駅,問了隨車小姐,她說停5分鐘,正當wrbb看時間才4分鐘並不趕時,車門竟關了!!!努力掰開車門-還好車門應有防夾感應跳上車,天哪,沒上車就完蛋了,行李在車上,而且今天沒訂到鹿兒島的房間,今晚要住宮崎的啊,上車後真是心臟狂跳。

817人吉DSC03889.JPG

817人吉DSC03886.JPG  

在隼人駅換きりしま号到宮崎。有將近1小時的等車時間,就附近逛逛,以竹編裝飾的隼人駅,於1901年(明治34年)開業,也是百年車站了,是JR日豐本線與JR肥薩線的交會車站,同時也是JR肥薩線的終點站,但站前就一個小小特產店兼旅遊諮詢,並不熱鬧。

817人吉1307147368.jpg

從隼人到宮崎的路上,風景非常漂亮,不時可看到參天巨樹,但有點累呈半昏迷狀態,在南宮崎聽車上廣播以為宮崎到了,驚嚇跳下車,下車覺得車站怎麼和記憶的不同,有看到工程圍欄想是在整修吧。找不到電梯很辛苦的扛行李上天橋,到前站才知下錯站,祇好再扛行李爬天橋,再等下一班車;到旅館又迷路,好不容易找到旅館已快虛脫,放下行李出去覓食,回來竟又碰到大雷雨(出去時天氣好得很,根本沒想帶傘);日文很爛的wrbb從不看電視,但那天突然想開電視,竟看到櫻島火山爆發,還說百年最大,清火山灰說要5年,玉手箱號看來搭不到了...,是怎樣?從吉松就災難不斷

818七ツ八重DSC03952.JPG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384.jpg

南國度假村式特快列車海幸山幸號,行駛於南九州宮崎到南鄉之間共55.6公里,沿途行經青島、飫肥等多處熱門觀光景點,並以行駛沿途中經過以潮嶽神社和青島神社為舞台之「山幸彥」、「海幸彥」神話故事中的神仙名字為靈感而命名。觀光列車的外觀與內部均使用當地獨一無二的「飫肥杉」,車廂內、地板、牆壁和座位亦以同一系列木材製成的裝飾為主,非常溫馨,像從玩具箱中飛出似的,飛馳在日向的大地上。

818七ツ八重DSC03902.JPG

這次除了有例行的說故事,隨車小姐還帶猜拳和抽獎活動,wrbb傻傻地跟人排隊,竟抽中紅球,獎品是JR海幸山幸的白熊紀念涼巾,真是太讚了。

 818七ツ八重DSC03954.JPG

小孩王國駅,好可愛的名字,原名"青島温泉駅",1939年才改名為"子供の国駅",靠近青島海水浴場,和小孩好像沒什麼關係。

 818七ツ八重DSC03957.JPG

青島的鬼の洗濯板,車速會放慢方便觀景。

818七ツ八重DSC03900.JPG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375.jpg

一直很喜歡的飫肥,不過今天想坐到最遠的南鄉。賣鄉土特產小販的罩衫就是宮崎的圖案,所有的代表物產都在上面,可愛的秃頭東東縣長下任後當眾議員,不過看資料,2013年底辭職了。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379.jpg

 818七ツ八重DSC03907.JPG

前一天在いさぶろう号上看到七ツ八重的圖片,想怎麼有這麼特別的地方,就想去看看,問了隨車小姐,就在南鄉前一站。 

818七ツ八重DSC03913.JPG

看資料南鄉有觀光車接駁,可選參觀植物園或坐海底船的套裝行程,正好一個帶身障兒子的太太也是要去,跟她到站外的觀光公車,她和司機哇啦一陣,她買了火車加公車的套票,但司機却告訴她不能用或什麼的,她很失望下車,wrbb也祇好跟著下車。好吧,那就去大堂津好了,車站的站務員知道wrbb要去看七ツ八重,很熱心的印圖片給wrbb,還特意到月台看wrbb有沒有上車,當wrbb向她揮手道別,她也很開心的揮手,真是好有人情啊。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385.jpg

夏天海幸山幸列車有特別停大堂津駅,而且海水浴場若出示JR車票,沖洗免費喔。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407.jpg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386.jpg

出站左走是漁港,想若走上堤防會不會離七ツ八重較近?但也許禁止閒雜人等,都沒看到遊客。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388.jpg 

往右走是海水浴場,有小孩的戲水池,也有遊艇和水上摩托車租借,景觀很好,可清楚看到七ツ八重。 

818七ツ八重DSC03932.JPG 

818七ツ八重DSC03927.JPG 818七ツ八重DSC03928.JPG

樓上有休憩區,地上有一片片的塑膠墊可休息,真是貼心。去年帶婷時不知有這個地方,她女兒一定會很開心的。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390.jpg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400.jpg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401.jpg

818七ツ八重DSC03929.JPG

日文太差,如果能坐船去看一定很棒,用遠鏡頭wrbb就變模糊了,真是兩難啊。

 

818七ツ八重DSC03919.JPG

818七ツ八重DSC03943.JPG

日本海邊大都是松林,台灣則是木麻黃,啊,雖說植物無貴賤,但氣質差好多。

818七ツ八重DSC03946.JPG

好吧,放幾張網路上找到的圖片。

七八重

海幸山幸號和七ツ八重,很夢幻吧。  

山幸海幸4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409.jpg

海幸山幸號並沒在南鄉等回程,而是在大堂津駅進進出出,這樣不是很耗油嗎? 

818宮崎七ツ八重1307147412.jpg

 宮崎兩天住的西式地方小旅社,就在商店街附近。  

 817人吉1307147369.jpg 

 

arrow
arrow

    wr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