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博多山笠祭,坐"由布院之森"去湯布院。由布院ゆふいん,ゆふ兩字意指木綿,當時此地盛產做衣服的原料─木綿,政府在此設置倉庫儲存,「いん院」即泛指這些倉庫。1955年「由布院町」和「湯平村」合併稱為「湯布院」,以位居大分縣中央、由布岳山腳下自然與寧靜的優越位置,與豐沛泉量的溫泉,結合以藝術溫泉地來發展觀光。
大約很多旅客要求,觀光列車的服務人員都很樂意合照,親切的車長,他一直在月台上為旅客拍照或合照。
特急「ゆふいんの森」是綠色塗裝,內裝也是用原木的概念來設計,打造一種森林氣氛。「由布院之森」是高原度假村式特快列車,從人氣溫泉鄉由布院到博多,延伸到天花板的大車窗,可眺望沿途的美景和享受愉快的氣氛。車廂內的陳設裝飾多用自然色調與感覺的木材,並且將小鳥的婉轉啁啾作為背景音樂播放,形成了充滿自然景象的空間,使人感到宛如在森林的別墅中。
車門入口抬高有小階梯的設計,車廂間則以空橋連通。去年帶w媽時因氣候停駛沒坐到,當時有帶輪椅,不知能不能上去?或它也有某個門可推輪椅?不知。wrbb帶行李,啊,上階梯有點重。
還有一個特點是全車「座位挑高」,可以讓乘客也較好的視野,所以從外觀上看,「ゆふいんの森」的窗戶位置都比較高,車身也比一般列車高。第一節車廂可俯瞰駕駛員開車,所以能劃到第一排的座位也很好。
剛上車有點小失望,怎麼座位像一般列車,整個巡過才知祇有第三節車廂有設計,回程就指定第三車廂了。
第3節車箱有一個吧台,提供一些三明治和熱食,也有限定便當。
第三車廂,後面是家庭包廂位。
家庭包廂位餐車座位的設計,但要3人以上,才可劃這種座位,桌面可收折。
一路上經久留米之後,轉入久大本線(『久』留米到『大』分),就在山區森林中行駛,途中還會經過2個瀑布,因為久大本線是單線雙向通行,沒有電氣化,所以特急「ゆふいんの森」是屬於柴油列車。
很會做廣告的日本,每個車站都有附近景點簡介。
行車途中也會有一些「節目」:乘務員會拿著一個有標示當天日期的紀念牌和火車駕駛的圓盤帽,有興趣的旅客可以穿戴好後請乘務員拍照留念。
車長查票囉。
到由布院了。
到車站窗口交錢,服務員會給你毛巾。沒交錢可以泡嗎?
泡足湯前先要洗脚,後面好像更衣室。
邊泡脚邊等車,滿好的。
售票口辦公室內也以特急「ゆふいんの森」的模型作裝飾。在博多的車站百元店有看到觀光火車的模型,怕增加行李不敢買。
前年已逛過湯布院,兩天沒睡了,滿腦子祇想洗澡,就車站拍照等車。不知車站人員會不會覺得wrbb怪怪的,一兩個小時都在車站門口打轉。
由日本知名建築家磯崎新氏所設計的木造車站,黑色為主軸的設計風格,以義大利翡冷翠的禮拜堂為主題,改建成歐洲常用的十字形結構,高12公尺的站內大廳,除月台與剪票口外,也設有隨著季節展設免費的的各種美術畫作展覽。對現代藝術不太了解,不覺得多好看。
有著「豐後富士」之稱的由布山,今天雲霧繚繞,一個閃神沒拍到古董車。
站前特產店後的足湯休憩區,有群人試了一下說好燙就走了。
坐ゆふ3号去別府,本想坐九州橫斷,但要換車,太累了。
到別府竟又碰到午後暴雨,其實就在車站前右轉,但大雨視線不清路不熟加上英日文太差,拉著行李一直繞圈圈找旅館,差點掛在那裡當標本,啊,才第3天,之後還有近40天的行程,千萬不能倒啊。好不容易找到旅館,好想哭啊。
最後一天才發現有脚踏車,早知就騎它去永旺超市和別府公園,wrbb真是目不斜視啊,視力太差沒辦法。
小小的客廳,好像原本是診所,現在由背包客在維持,最後一天和一對年輕夫妻聊天,語言不通常借助翻譯機,如果沒聽錯,他們每天晚上回東京,早上再搭飛機來別府,他們還打開行李廂展示,不會吧?
和一般青年旅館或背包客棧一樣,有交誼廳,裡面好多漫畫。
小造景,可是看來很陳舊。
第二天在餐桌上看到中文的九州旅遊介紹書,不知是否住客留下的。
設備齊全的廚房,每天早上wrbb就很悠閒的煮早餐吃早餐,好幸福啊。
也有章魚燒的煎盤,以前看日本節目利用小洞同時加熱不同的食物如香腸、蛋什麼的,就好想有一個來玩。不會做章魚燒,拍拍照就好了。
wrbb住3天的房間,應是3人房,wrbb一人獨享,一晚2500円,是住過最便宜最舒服的,好想再去住,可是別府附近的景點都玩過了,地點算有點偏遠。聽說有背包客以此為據點,反正JR PASS又不用加錢,但它到小倉和宮崎或由布院單程都要2小時左右,交通時間太耗了,也因為這樣才這麼便宜吧。
其它房型。單床位好像一人1500円,不過wrbb還是會選單人房住,這樣東西亂丟也沒關係,反正鎖起來就是。
床對面的開放置物櫃。
6人房。
有洗手枱的小房間,大約wrbb住的一半大。
西式雙床房。
吸煙室和置物櫃。
接近車站的市場,逛市場很好玩呢,很小的市場,人也不多,有些店也沒開。
上圖有注意到擺poss的帥哥嗎?當然要去合照一下囉。
對面的飯店,啊,午餐吃到飽780円?好想去吃啊,別府真是很便宜的地方。
混到近中午才出門,今天到臼杵看石佛吧,臼杵車站以石佛為佈景主題。
到臼杵時車站前發的巴士已走了,下一班車還要很久很久,一天好像4班而已,觀光案內所的美女還是去年的那位,很熱心的告訴我可走到城中等另一處發的巴士,祇要等1小時就好了,太好了。
下車看到售票處,當然去買票。可是wrbb對日幣還不太熟,530円的門票,wrbb給800円,小姐解釋一陣,大約是因此忘了給wrbb票。
買好票一個大叔就來指引左側過橋為入口;在臼杵等車時一個老先生也主動來問是否需要協助;後來要離開深田石佛回臼杵時,一個大叔也主動幫wrbb看那一班車,那班是末班車,沒坐到就麻煩大了,wrbb真是幸運,一直碰到好人。
啥?這裡還有收票口?wrbb祇好用爛英文說已付過款了,還好小姐打電話詢問過就讓wrbb進去了,早知在這裡買就好了。
還提供竹杖,真是貼心。
平安時代末期(12世紀左右),武士爭權,時局紊亂,民心不安,「阿彌陀佛」信仰讓百姓心靈有所寄託,臼杵這裡的豪族開始在郊區的石灰岩山壁上雕刻巨大石佛,祈求幸福平安,直到鎌倉時代(13世紀左右),陸續留下許多作品,形成圍繞山谷的四區石佛群,依地區不同,分別命名為「ホキ石佛第二群」、「ホキ石佛第一群(堂迫石佛)」、「山王山石佛」、「石園石佛」,共60幾尊佛像,這些佛像雕工細緻流暢,表情神態各異,雖然刻在堅硬的天然石壁上,但是精細程度幾可媲美木雕作品,日本政府在1995年將其中59尊列為「國寶」。
「ホキ石佛」,「ホキ」是「險崖」的意思,首先來到山勢較低處的「第二群」。隨處可見問答題,有奬品嗎?
第二龕~平安末期之作,由九尊較小的阿彌陀佛像組成,風化毀損嚴重,只有右邊幾尊還算完整。
10円硬幣沒帶夠,就每區投5円結緣囉。
第一龕~阿彌陀三尊像,保存完好的平安後期之作。
中:阿彌陀佛,右:觀音菩薩,左:勢至菩薩,是「西方淨土」的「三聖」,只要助念佛號,祂們就會將我們接往「西方淨土」,所以親人往生時,我們要摺蓮花、念「南無阿彌陀佛」。
小木屋會有語音導覽播放,ㄟ,聽不懂。
排著一列小型佛塔,沒去看下面的觀音水塘,真可惜。
「ホキ石佛第一群」,又叫作「堂迫石佛」,這一區範圍較大,共有四龕。
第四龕~中間的「地藏菩薩」身後還有清楚的紋飾,旁邊站的十位是判定死者功過的「十王像」,鎌倉時期作品。
第2題...。
第三龕~平安末期之作,中間三尊佛像高坐佛台之上,旁邊站著觀音和勢至菩薩。這一龕最特別的是佛座前的垂簾,還有下方收納經卷的方圓孔洞。
第二龕~如來三尊像,平安後期的傑作,保存良好,仍能看出殘留的色彩。中間的「阿彌陀如來」和右邊的「釋迦牟尼佛」下巴都留著黑色小鬍子,嘴角下彎,很威嚴呢。
第一龕~如來三尊像,平安末期作品。
從左側看風化嚴重,半邊臉都崩塌了。
通往「石造五輪塔」的指標,「五輪塔」原為「大日如來」法身的具體形象,塔內供奉佛舍利子。平安時代末期變成墓石的一種。「五輪」是「方、圓、三角(笠型)、半月、寶珠」五種形狀由下而上堆疊,分別代表「地、水、火、風、空」五大能量,供奉「五輪塔」可以化解這五大能量所帶來的災害,具有解厄祈福的作用。
有許可才能拍照嗎?看不懂吔,在這荒僻角落,也管不到吧。
亭子裡有大小兩座「石造五輪塔」,左邊的大塔高151公分,上面有「嘉应弍年」(西元1170年)字樣,上端的「風輪」損毀,最上層的「空輪」不見了;右前方較矮的高104公分,標示說刻有「承安二年」(西元1172年)、「千部如法經願主遍照金剛」字樣,但是都已模糊。
上方的路可通到山王山石佛。
日吉社鳥居。
後面的神社建築,好像荒廢很久了。
另一個石造五輪塔。
好像我們的三塊石土地公廟喔。
第三區:「山王山石佛」,位在高高的階梯上方,又有「隱身地藏」之稱,圓嘟嘟的臉頰,噘著厚唇,很可愛的樣子。
栲樹林是什麼?
景觀很好,可看到整片石佛公園。
第四區:「古園石佛」,好多菩薩坐滿一排。
典雅莊嚴的「大日如來」端坐中央,祂的頭和胸曾經因為地震被棄置腳下多年,經過14年修復完成,被譽為磨崖佛的「最高傑作」。這尊曾經受過重傷的如來,寬方的大臉,清楚的五官,嘴唇微翹,很福態喔。
還準備脚架供拍照,真是太貼心了。
問題4...
可以寫祈願文吔,9月時石佛特別祈願法事就會"上達天聽"了,當然要玩玩囉。
真的會辦法會喔,有照片為證。wrbb當然還是旅遊順利身體健康,目前最重要的,投進去囉...,右邊的佛頭裝飾很想搬回家呢。
香上有印字,看是求結緣、學業、商業工作、平安或安產,任君挑選。
很多人以三隻一組購買和祭拜。
從「古園石佛」沿著日吉社表參道走下,來到「臼杵石佛公園」。
通往蓮花田的南橋,據旅遊網站說,夏天的時候,石佛的周圍蓮花盛開,十分美麗。另外在特別的季節中,還可以吃到蓮花做的珍貴料理。
傳說賣炭致富的小五郎之妻~玉津姬[中文簡介寫公主]臉上本來長了很醜的痣,用了這口井的水洗臉之後,痣就消失了,變成絕世大美女!
不過水看來很髒,佈滿落葉還有蛛網,舀水出來澆植物,洗臉?別鬧了。
問題5...
很大的荷花田,心曠神怡啊。
關於「臼杵石佛群」的開鑿,要從石佛群對面的「滿月寺」說起:相傳1400年前這裏住著一位叫做「小五郎」的燒炭翁,後來因為賣炭發了財,被尊為「真名野長老」,這就是「真名長老夫婦像」。
「真名野長老」為超渡去世的女兒,佈施三萬兩黃金給中國的天台山,於是天台山派了「蓮城法師」帶著「觀音菩薩」和「藥師菩薩」像前來還禮,這就是「蓮城法師像」,[中文簡介寫在長者手下雕刻石佛的人,說明差很大]。
「真名野長老」從此皈依「蓮城法師」,並且以法師為開山祖師,建了這間「滿月寺」,開始請工匠在岩壁間開鑿石佛。
三尊石像旁邊立著「觀音石佛」的柱子。
滿月寺門口立著兩尊風化嚴重的「仁王像」,一尊張口一尊閉口,顯示出大力士孔武有力的氣勢,[中文簡介寫表情幽默]。當然問題還是不可少的...。
滿月寺內部,雕飾金碧輝煌,當然閒雜人等不可進入。
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不過強迫小孩唸經算不算虐童啊?挺寫實好可愛。
還揹個斗笠。
旁邊的「石佛梵鐘」是昭和63年(1988年)為祈禱平安的新建物。
後方空地立著「寶篋印塔」(日吉塔)讓人供養,和「仁王像」都是鎌倉時代後期留下的重要文化財。
散佈詩文石碑的心的小徑。
下方還有中文翻譯,很讚的句子。
波斯菊不是冬天的花嗎?
當然問題又來了,好像是最後一題了。
去年意外參加過臼杵祇園祭,當時覺得好好玩,今年則去小倉看太鼓了。
今天又是混到中午才決定去地獄八湯,早上查車班和地圖,似乎可以不用坐巴士,這樣就不用買巴士1日券,而且中午才買不划算吧。wrbb很不喜歡坐巴士,看不懂也聽不懂日文,不論上錯車或下錯站下場都很慘,而且也不一定較快,等車時間都不止。
先坐車去亀川,龜川是小站沒觀光案內所,正懊悔沒在別府拿折價卷,車站服務員拿一張地獄八湯的簡介給wrbb,上面四角就有折價截角,真是太好了,共通參觀卷可省200円,先就近去血池地獄。
所謂「地獄」(日文發音jigoku)是指從250m~300m處深的地下噴出的高熱量溫泉及溫泉噴氣所造成的恐怖氣氛,是別府著名的九個景觀溫泉,不能用來泡湯。這些景點是觀光勝地,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在博多青旅就有同樣來自台灣的帥哥說浪費錢,wrbb倒覺不錯玩,人家維持也很辛苦的。紅通通的惡鬼守門。
環池走一圈,大部份是樹蔭,走來滿舒服的。
之所以稱之為「血池地獄」,是因為這一池熱騰騰的溫泉顯現出猩紅近似血色的噴湧溫泉。不知是否天色不對,不覺得很紅。
可泡的足湯,遊客不多。
一個老先生帶著一對夫妻過來,雖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藉由他的示範,好像溫泉可讓陳舊的銅幣變得簇新,真的,一下子就閃閃動人了。
石桌椅也要做成鬼卒。
拍照囉,不可少的拍照立牌...。
龍卷地獄就是噴泉溫泉,它的特色顧名思義也就是滾燙的間歇泉。每25-30分鐘以溫泉自身的高溫及噴氣噴射出高達20m噴泉的「龍卷地獄」,每次歷時大約5分鐘,是珍奇的絕景。時間還沒到,大家先排排坐,沒果子可吃喔。
開始噴發了。
血池地獄、龍卷地獄在比較偏遠的柴石區,其他七個位在鐵輪區,開始散步吧。
經過時代村,日本的公休在週三,應該昨天來這,今天再去臼杵的,來不及了。和門口的信樂燒狸貓(浣熊)合照一下吧,嗯,白白大大的肚子的確適合拍打。
別府市有別府、鐵輪、濱脅、觀海寺、明礬、崛田、柴石、龜川等八處溫泉鄉,總稱為“別府八湯”,從車站出來時走錯路口,錯過龜川溫泉,經過柴石溫泉。據說日本人要一日三泡,有人就專程來泡湯,3-4天搞定,會脫皮吧?
柴石溫泉下方是拜溫泉神嗎?剛看以為是地藏。
沒坐巴士是對的,走了40分鐘,全程沒看到巴士,車班不多吧?而且若坐巴士就會錯過みはらし坂到鐵輪溫泉,處處古蹟,很好玩的散步路線,往下走也不累。
崖壁開滿秋海棠。
坂道盡頭想問路,誤入旅館,老闆娘很好心的給wrbb印刷精美的散步地圖,真是太幸運了,雖是日文,但猜猜也可通,開始按圖索驥囉。
這裡好像跟山田洋次《男人真命苦》的主角寅次郎有關。
以前的洗濯場,用溫泉洗,會不會太奢侈了?不過好小,村民不多嗎?
這洗濯場屋頂會不會太美了?
調節溫泉口。
兔兔也要泡湯呢。
免費的喔,可惜沒帶換洗用品,下次若有機會一定要體驗一下。
熱湯源泉跡磚窯上是拜溫泉婆婆嗎?
舊石道開滿唐棉。
舊富士屋旅館,也是登錄文化財。
「一夜間可以湧出千兩的溫泉水」是歌頌別府溫泉中格外熱鬧的鐵輪溫泉中的蒸浴,鐮倉時代的建治2年 (1276)由一遍上人創設,稱為“玖倍理之湯”,是別府八湯中最具溫泉鄉風情的溫泉地。
看網站說明:此蒸浴具有很獨特的形式,打開一米四方的木製門,門內約有8疊左右的石屋,在加熱的地面上鋪有僅生長在清流邊上草藥石菖蒲,入浴者可以躺在上面,詩人野口雨情曾經讚賞「豐後鐵輪,蒸浴後,肌膚上會殘留這石菖蒲的香味。」可與現今的桑拿浴相媲美。
蒸脚的,怎麼有點像滿清十大酷刑的刑具。
蓋子打開,把脚脚伸進去...。
日本人很喜歡俳句,還有比賽,wrbb不太懂。
小小的神龕嗎?
泡完就可把拐杖丟了?療效也太好了。
熱湯上人,可保佑健康,要舀水澆他。
舊鐵輪蒸湯跡,以前在這裡泡嗎?
溫泉山永福寺,拜始祖一遍上人的道場。
鐵輪地獄蒸工房。
熱水坂,小鎮的終點了。
別府唯一的スクランブル交差點,Scramble交叉口,炒交叉點?
「白池地獄」,池如其名,這個溫泉的特色就在於它那白色的泉水。
有熱帶魚館。
二樓為傳統水墨畫展室。
有鱷魚池的鬼山地獄。
前佛後鬼?
馬來西亞沙撈越的傳統建築。
這裡有養不少鱷魚。
所謂「竈王地獄」的特色在於它有七個熱滾滾的池塘,還有很搶眼的惡鬼雕像做出煮飯的動作。
惡鬼雕像下方的洞會冒蒸氣,爬文說可蒸臉...。
可以喝的溫泉水,有點鹹味,ㄟ,有人會喝超過100cc嗎?不是很好喝吔。
蒸手蒸脚。
蒸喉蒸皮膚。
會冒泡的泥漿溫泉。
這才叫白池吧?顏色像蛋白石,好漂亮。
比血池地獄還紅還鮮艷,就是小很多。
「山地獄」的特色是一個熱滾滾的小溫泉,旁邊有個放置了許多小籠子的小型的動物園。
太晚了,吃不到極樂饅頭,好可惜。
之所以稱之為「海地獄」,是因為這一池攝氏98度熱騰騰的溫泉顯現出美麗清澈的蔚藍色。是九個地獄裡面景觀較為別緻的一個。
跟鬼打呼有何關聯?倒像台灣廟會的過火儀式,哇,那些乩童不知敢不敢走?
鬼石坊主地獄,這個地獄池裡滿是滾燙的泥漿,它冒出來的氣泡,看起來就像是七個和尚剔得精光的頭頂,因此得名。
大家可圍成一圈的足湯池。
今天太晚出門,在溫泉小鎮又混太久,關門前5分才到鬼石坊主地獄,衝進去拍幾張照就出來了,wrbb一走出門,工作人員就關門收工,真是辛苦她們了。
有去金龍地獄嗎?沒什麼印象吔。打算走另一條路去別府大學站搭車到濱脅。
淨土真宗本願寺派22世宗主大谷光瑞的紀念公園,旁邊就是端光寺。
標示足岩盤浴,不知什麼意思。
很像台灣的公路休息站,前面也有足湯,可是却是乾的,很沒誠意呢。
來這裡看夜景?景觀是很開闊,但一般遊客應不會來吧。
看地圖,別府大學橫跨十字路就覺得怪怪的,之前都很順,但到別府大學,以為直走向南,實際却是左轉向西,預估10分鐘的路走了一個多小時還沒看到,還經過墳墓,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溜狗的男子才知走錯了,啊,一直告訴自己出來玩不要太拚命,但迷糊的wrbb常出意外,總把自己弄得快掛掉。看到別府大學車站,真的好想哭,本打算去濱脅泡海湯看夕陽,現在祇想回去擺平,真是自作虐不可活啊。
別府大學車站外觀很像圖書館,看來很溫潤舒服。
好吧,不能去濱脅泡海湯,那就去巷口的高等溫泉吧,那也算是別府的名湯之一,竹瓦溫泉去年泡過了,而且今天週三公休。
高等溫泉價格是竹瓦溫泉的兩倍,但內部狹隘,加上一個阿嬤帶孫也在洗,那小男生竟在小池子游泳,真是死小孩!忘了帶相機沒拍內部設施,隔天要走時才拍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