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山位於新竹縣、苗栗縣交界處,是雪山山脈的餘脈,是古時前人來往新竹苗栗的要道,包括獅山古道、六寮越嶺古道、藤坪步道、水濂洞步道等四大古道的遺跡,而沿途除了自然生態豐富外,獅頭山區多天然岩泂,因此早年的僧人多利用這些岩洞結庵修行,而逐步擴建,終於使獅頭山成為佛教名山。「獅山古剎」更是長久以來名列台灣十二勝之一。「獅山古剎」又分為前山與後山,前山的有勸化堂、輔天宮、開善寺、舍利洞、饒益院等五座,而羅列後山的有元光寺、海會庵、靈霞洞、金剛寺、萬佛庵、梵音寺等六座。
其中萬佛庵主祀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北台灣知名的佛教聖地,所處的獅頭山不僅寺廟眾多,風景更是宜人,期間有頗富盛名的獅山古道貫穿,最後可抵達獅尾的水濂洞,步道穿越天然泉石峭壁,沿途瀑布為伴,充滿大自然的原始氣息,山上還有靈塔、花園、紫陽門、望月亭、天然古洞等眾多名勝,是台灣北部地區最負盛名的觀光勝地之一。
萬佛庵是座天然岩洞,民國前即有修道人在此修行,名為「滌心堂」。石洞原稱靈巖洞,日昭和二年(1917)年整建,日昭和八年(1933)改稱為萬佛庵,為一尼姑庵,祀千手眼觀音,原「徐鳳妹」法名「妙因」為本庵第一任住持。民國71年全部拆除重建,就天然石洞正對面建西式佛堂及附設淨院,目前已擴建為兩層樓高的殿堂,左右各有廂房,亦有鐘鼓樓及泰式的佛塔,殿宇恢宏,已看不出岩洞寺廟的原貌。
現任住持.聽范老師說同時考取師大美術系和醫學院,但師父說學美術會眼高於頂,因此習醫濟世.
啊,差點是wrbb的學姐,但學美術會自傲?搞不清楚狀況,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的比較多吧?
看得出是什麼字嗎?
談經.說法是也.
以洞為佛殿,在佛龕下有天然泉水流出,喝來石灰的味道頗重.
供桌鑲嵌早期的浮雕彩繪瓷磚,現在很少見了.
主殿天穹可看到岩壁的樣貌,兩側浮雕人物經文.
往二樓的岩壁,仍有石灰滲出.
二樓的觀世音菩薩,岩壁仍在滴水,算鐘乳石嗎?
常年溼潤和石灰質很適合鐵線蕨的生長.
萬佛庵另一項特色,是有可愛的小沙彌群像,無論是迎客的小沙彌們,或是挑水、掃地的小沙彌,個個都可愛的很。
萬佛庵後方的步道,才剛到入口就說住持已備好素齋,拍個照留念吧.
莎拉.瑪雅姐妹表演太極拳.
落櫻繽紛.228連假聽說武陵農場花折草爛比蝗蟲過境還可怕,是賞花還是摧花?
吃飽了散個步吧,不然肚肚越來越遮不住了.
水濂橋步道是獅尾地區最迷人的一條步道。步道沿著得石子溪而行,石子溪,又名藤坪溪,在長期的封溪保護下,魚群數量恢復穩定,因此水濂橋及水濂洞步道,也可說是一條觀魚步道。溪畔有幽蓊竹林,溪谷則有壺穴、清潭,以及河川侵蝕造成的岩穴、峽谷景觀;沿途景色多樣,步道路程短,路況又佳,走來相當舒適,出口接竹41鄉道。
步道途中的水濂橋跨越深十幾公尺的峽谷,最窄處只有2公尺,形成飛橋凌越「一線天」的美景,最為可觀。這座糯米橋建於日據時代大正七年(1918年),橋面鋪石板,並有造形雅緻的石欄杆;石砌的圓拱橋,歷經百年歲月,古樸滄桑,橋身與周遭的山林景色融合為一體。水濂橋是早年獅山道路未開闢前,北埔、峨眉居民往來峨眉、南庄之間必經的橋樑。
范老師的小山屋自然農園
一吃驚艶的甜肉桂,范老師有請朋友育苗了,好期待啊.
祕魯苦蘵,果實吃來像放久的柑橘.
唯一以南庄命名的南庄橙.
香椿長的菇類,ㄉㄨㄞㄉㄨㄞ的喔.
好大棵的月橘果實.
越南芫荽.
紫唇蘭.
巴西肉桂,也是甜的喔.
菁芳草.
好久沒吃山芹菜了,很想念呢.
范老師喜歡鳶尾花,看他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fan1997-fan1997/article?mid=324&prev=339&next=311,有紅黃藍紫白大小九種,但來晚了,祇看到一種.
心形毬.整串的心呢.
棌咖啡果囉.
美麗小童工.採好的咖啡果要先去殼.
搓膜.
人工吹膜
厲害的來了!用茶壺"炒"咖啡豆,沒見過吧.
輕鬆愉快的一天,在發呆亭坐坐吧,啊,不想回家了.